2022-10-24 记者王峻昌 Newtalk
https://newtalk.tw/news/view/2022-10-24/836643
图/疫情期间无法出国,新北市率全国之先主动接轨世界,带领24家企业前往日本及德国设置「新北形象馆」,以产品快递方式组成「新北企业队」创3.55亿元商机。
日前民进党新北市长候选人林佳龙受访时提及新北仅有招商无政策。对此,新北经发局长何怡明严正驳斥,各都市计画产业专用区规划均先进行产业定位分析,各项招商亦符合核心产业定位,以新店宝高一期园区为例,招商不到1年的时间就延揽许多重量级企业进驻,包含鸿海、特斯拉、研扬、华电联网等大厂,具体实践新店智慧电动车聚落成形。尤其,继108年市府就陆续提出新北产业新五力之后,今(111)年3月即提出六大产业核心区域,近期更特别强化两大跨域核心区域,目标就是创造更多产业空间,全力将新北市打造成「安居乐业」的城市。何怡明再次直言,请林佳龙做功课,好好认识新北,不要再提华而不实、虚无缥缈的口号政策了!
何怡明指出林佳龙阵营所提出六星产业计画中,循环经济产业及国防科技工业均系泛指整合概念,如非专区型园区开发,无法作为地方主力产业之政策设计;且针对平溪,却要引进智慧化的物流仓储产业,忽视该区既有的观光发展产业实力;另提出以零碳指标建筑群来发展板桥与新庄的智慧生活产业,更是不具地域性的产业特性的橱窗效果而已,毫无产业脉络可言。且在专访节目中,未明确指出华亚科学园区是在桃园而非新北,以及之前建议中和工业区立体化;殊不知新北系创全国之先,早在108年即推动工业区立体化,再次突显心不在新北,完全状况外,只能建议林佳龙要脚踏实地深入了解新北近年的经济推动实绩。
新北市明明具六大区域产业政策在先,林佳龙却刻意忽视又提出同一架构,漠视新北市政府招商一条龙落实投资183案,3600亿元投资金额及创造8万5千个工作机会,促成在地就业的优秀成绩。相较于台北及桃园,新北为制造及服务跨域发展城市,拥有近30万家工业、商业及公司行号,是全台最大的工商首都,并积极其他县市交流合作,包含北台及北桃区域发展推动委员会,实非附依情事。此外,新北也是许多国际企业摇篮,难谓卫星工厂,近年来新北企业总部、国际级厂房与商业设施林立,外国人投资成长率更高达9.6%,为六都之首,且招商一条龙落实投资中,更有2成为国际企业投资,包含美商Google、微软、德商德凯认证、日商大同大隈三井不动产、法商迪卡侬等均投资新北。
何怡明强调,4年来,市府更是不断在接轨国际,迈向全球,为了达成24小时全球化招商,特别设置「投资新北」国际招商网,以零时差的精神,服务国内外企业。另透过办理国际采洽会,完成1502场国际商谈,开拓98.68亿元商机。疫情期间无法出国,更率全国之先主动接轨世界,以远程参展的方式,带领24家企业于「日本移动通讯应用展」与「德国柏林消费电子展」设置「新北形象馆」,以产品快递方式组成「新北企业队」创3.55亿元商机,成功塑造台湾与新北企业在外国人眼中的优良形象。
至于林佳龙提及要发展数位新南向,却无具体策略工具,而新北市连续4年于IDC亚太区智慧城市获奖即展现数位力,不仅如此,市府更投入多项数位转型辅导,除了电商辅导、庶民经济(含市场摊商)转型外,今(111)年度更推动数位转型4部曲,提供企业诊断咨询服务、培育产业领域专才、解决企业营运资金需求,并加入18家数位系统供应商的行列,提供媒合对接服务,带动制造业者转型升级。
而新北地理位置双空港、双海港,此优异众所皆知,且林佳龙也不必一再强调,甚至复刻新北市长侯友宜就曾经说过的「链结北北基桃千万人口,新北好,北台共好,台湾才会好」,重点在于智慧物流系基于新北制造及批发发展优势及绝佳地理区位,发展智慧物流也作为物联网及资通讯设备之产业技术运用场域,且林口区有深厚的制造底蕴,工业区面积就接近235公顷,加上林口工一园区112年4月将释出67公顷产业用地,后续引入光学精密仪器、机械设备制造业厂商进驻,协助企业建立产业研发、试验中心,带动供应链及产业群聚,并搭配市府规划的林口特定区税捐减免,及八里台北港周边物流产业与邻近桃园国际机场的运储优势,发展海空联运的产业供应链。
另土城树林为智慧制造重镇,除了市府协助民间业者进行土城AI园区开发,也于规划新北市国土计画时,就已先纳入规划考量,将该地区划设为城2-3作为产业发展的储备用地,目前已进行产业先期盘点与规划,后续除了辅导既有区内的未登记工厂外,也将释出空间鼓励精密机械、高端电子零组件及相关民生工业进驻,以因应土城、树林工业区厂商空间需求,引导传统制造业朝向智慧制造发展,推动产业升级转型,打造复合式产业城,发展硬基础及软实力;三莺地区也已推动传产加值的陶瓷工艺园区及产业风貌创新计画,让在地产业在国际被发掘看见。中和、新店地区已以宝高智慧产业园区为智慧电动车、绿能、生医为发展据点,未来更搭配中和灰瑶生医园区提供创新研发场域供新兴产业落地。
过去4年,市府更是积极从产业布局、居住环境的改变、观光休闲与交通建设来带动新北发展,以用都更(点)、轨道建设(线)、解决面对(面)串联三条微笑曲线,勾勒新北市的发展蓝图,以板桥新板特区、新庄副都心与三重第二行政大楼三大核心当作支点,再搭配环状线、五泰轻轨与北环线接轨,以及积极规划中的芦南芦北、新店B单元、中和灰磘生技园区、土城弹药库司法园区、土城暂缓区及新泰塭仔圳等都市计画,未来将释出至少800公顷产业用地,以及超过1000公顷的公设用地。林佳龙声称,要自我说服新北市400万人口会发展起来,且应串连北北基宜桃,何怡明表示,请林佳龙不用自我说服,因为新北市早已有国际大城市的建设思维,且已经在落实中。
何怡明强调,产业发展,而非空有口号云端化,市府多次提出政策推动工具,如工业区立体化、产业发展自治条例推动,产业园区报编及开发,并具体汇整「NTCD」(平台链结、辅导转型、振兴行销与开发创新)做法具实证成果。其中,近期草拟的「新北市产业发展自治条例」更将市府持续推动招商、辅导产业创新研发及园区合作开发等业务进一步法制化,并非无订定条例就没有在推动产业;经发局所研拟的产业发展自治条例针对新兴跨域产业是超前部属,如现今的人工智慧、区块链及元宇宙议题,跨足制造、商务、数位内容、虚拟实境、医疗,甚至观光休闲及农业等相关产业都需予以整合创新,从中亦可能产生法制扞格或环境调适等课题,故以「沙盒创新」与「公私合作」为概念,将开放民间自行提案与市府各局处合作,促进双方资源发挥至最大效益,并让业者在实验场域内发展智慧产业与数位科技应用,导引新北企业加速数位转型的脚步,也让新兴跨域产业在新北有更多潜在受惠的机会。
何怡明提到,林佳龙屡屡质疑新北产业政策,自己却只会提出「虚无飘渺的政策」,又不肯认真做功课,更漠视市府及企业的努力,才是对产业不了解的人,请林佳龙脚踏实地认识新北,多多了解新北开发及招商计画,以及企业落实投资的成果。